課程宗旨
協助學生:
- 身心健康成長,從小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,成為充滿自信、理性和富責任感的公民;
- 認識自己在家庭和社會所擔當的角色及應履行的責任,尊重法治和守法精神 並為共同福祉作出貢獻;
- 認識國家的歷史、地理、中華文化及現代發展 ,培養國民身份認同和對國家的歸屬感,並致力貢獻國家和世界;
- 關注本地、國家及世界發展及彼此的連繫;
- 通過可持續發展教育,關心及愛護環境,實踐綠色生活。
課程設計
- 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學習興趣
- 連繫學生日常生活經驗
- 結合課堂內外的學習經歷
- 培養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
- 清晰指出學生於小學階段所需掌握的個人、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內容,以銜接初中和高中人文科目的學習
學習範疇
I |
II |
III |
IV |
V |
VI |
健康與生活 |
環境與生活 |
理財與經濟 |
社會與公民 |
國家與我 |
世界與我 |
課程特色
- 以「生活事件」或議題作為學習情境
- 學習期望強調展現學生的態度及行為
- 以中華文化為主幹培育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
- 學習貫穿各個學科及跨學科學習範疇,包括品德及倫理教育、公民教育、國民教育(包括《憲法》、《基本法》及國家安全教育)、禁毒教育、生命教育、性教育、媒體及資訊素養教育、可持續發展教育、法律框架下的人權教育等
- 以培育正面價值觀和態度作為目標,貫穿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