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育
一. 課程宗旨
體育是學生終身參與體育活動的切入點(聯合國教育、科學與文化組織,2015)。恆常參與體育活動能夠提升學生的體適能、加強認知能力及促進身心健康。體育能協助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,建立活躍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能達至學校教育的學習宗旨。
二. 學習目標
學習階段 | 學習目標 |
第一學習階段 (小一至小三) | 學生能
|
第二學習階段 (小四至小六) | 學生能
|
三. 發展方向
持續優化學生的學習經歷:
•發展學生參與不同體育活動的能力;
•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,以建立活躍及健康的生活方式;
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,鼓勵學生每天在體育課堂內外累積最少 60 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;及
•就香港以至全球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,在體育學習領域上融入學校課程持續更新的各主要更新重點,以達至全方位及終身學習的教育目標。
四. 課程規劃
體育技能課程 | |||
小一至
小三 |
基楚活動 | 移動技能、平衡穩定技能及操控用具技能 | |
小四至
小六 |
四大活動範疇,活動項目不少於八大項 | 田徑 | 短跑、投擲、跳遠、跳高 |
球類 | 籃球、足球、排球
執拍活動: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網球 |
||
體操 | 平衡木、騰越、墊上活動 | ||
舞蹈 | 土風舞、中國舞 | ||
體適能 | 來回跑、變速跑、背腹肌肉伸展、手臂肌耐力、下肢肌耐力和敏捷耐力訓練。上下學期均有一次體適能測試活動,以評量其體能的發展。 | ||
特色課程 | 中國武術、花式跳繩、躲避盤 | ||
體育與健康課程 | |||
體育課提供學生活動實踐的機會,而《體育與健康課》(校本課程)則建構學生健康行為和體育活動的認知,強調養成恆常運動、健康飲食與精神健康的重要。小二至三編訂四個課題,小四至小六編訂六個課題。課題同步配合技能訓練與《體育冊》的活動執行,讓學生落實於日常生活中,以期養成健康生活的模式。 |
五. 學與教策略
•提供安全的學習環境;
•體育課堂設計有足夠的活動量及主動學習時間;
•提供多樣化的體育活動,以便照顧不同的學生需要;
•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歷,讓學生應用所學的技能和知識;
•透過全方位學習活動,鼓勵學生參與體育聯課活動。
六. 評估
|
|
|
七.課程延伸——體育校隊